為貫徹落實《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工作,為優(yōu)質科普成果建立展示平臺,促進相互交流和學習,深圳市科協(xié)組織開展第三屆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賽,參賽項目包括科普活動和科普作品兩類。
?
以下內容為參賽內容展示部分。
作品信息
本作品作者為第三屆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賽參賽單位/個人——深圳市仙湖植物園
“小種子稻出大戰(zhàn)略”野生稻科普展系列活動
- 活動類 -
01
活動簡介
2021年全國科普日期間,為科普野生稻種質資源知識,引導公眾了解小種子背后的國家戰(zhàn)略與糧食安全問題,踐行野生植物資源保護,弘揚科學精神。深圳市仙湖植物園舉辦了“小種子稻出大戰(zhàn)略”野生稻科普展覽系列活動,主要內容包含: (一)啟動儀式:配樂詩朗誦《小種子“稻”出大夢想》,講述丁穎、盧永根、袁隆平等科學家的故事;中國科協(xié)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進行野生稻科普介紹。 (二)科普長廊(30幅科普展板):從野生稻知識、糧食安全、科學家精神、稻谷文化藝術等角度科學普及野生稻。 (三)野生稻活體植株展:展示了我國的3種野生稻,包括普通野生稻及其8個居群,還有10個國外野生稻物種、栽培稻、海水稻等百余株。 (四)“種下一顆小種子”線上繪畫征集活動:評選出的優(yōu)秀作品在繪畫展示區(qū)展出,真實反饋小朋友對野生稻的印象、對糧食安全的思考、對珍惜糧食的呼吁。 (五)走進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稻栽培試驗基地-深圳國家基因庫和農(nóng)業(yè)基因組:親子家庭探索基因之謎,體驗水稻分蘗插秧耕作。 (六)野生稻科普巡展活動:巡展內容為野生稻活株、科普展板,并播放野生稻科普視頻,專家現(xiàn)場講解。 (七)“云科普”講座:邀請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專家在B站仙湖植物園官方號分享《野生稻的識別與應用》《一輩子的事業(yè)兩代人的情懷》科普報告,講解野生稻與栽培稻的區(qū)別特征、應用價值及分享科學家事跡。 (八)新媒體直播:展覽期間通過新浪微博直播間、B站、騰訊視頻等多個平臺進行同步視頻直播擴大科普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
02 活動特色 (一)創(chuàng)新開展野生稻種質資源科普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新穎、內容豐富,向公眾傳播野生稻種植資源科普知識?;顒訃@“建黨百年”主題,關注疫情下“糧食安全”問題,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將科普教育與時事熱點緊密結合。 (二)線上線下相結合,多元方式齊發(fā)力。 面對不同受眾群體,充分發(fā)揮出各種教育方式作用。線下活動采取實物、展板、體驗、講座等方式,線上引入“云科普”,參與公眾更多視頻同步直播,大大提升了宣傳推廣力度。
03 取得成效 (一)增強糧食安全意識、感受小種子背后的大戰(zhàn)略 野生稻科普展覽系列活動真實反映野生稻種質多樣性、保護等級、野生稻與糧食作物之間的關系,小種子對于農(nóng)作物種質資源研究以及國家戰(zhàn)略的作用,在激發(fā)公眾珍稀糧食、增強國家糧食安全意識上起到很大推動作用。 (二)增加公眾與糧食作物的自然聯(lián)結,弘揚科學家精神 野生稻科普展覽受眾10萬余人次,讓公眾最直觀了解野生稻,展示了野生稻、水稻的魅力,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增加了公眾與糧食作物的自然聯(lián)結,產(chǎn)生教育效果。 (三)拓寬公眾認知,增加科學知識 問卷調查評估顯示,參與野生稻科普展覽的學生(觀看組)相比未參與科普展覽的學生(對照組),觀看組野生稻植物學知識獲取的更多,且95%的學生表示下次愿意再參與類似的科普活動,并愿意將野生稻科普活動和知識分享給其他人?!靶》N子稻出大戰(zhàn)略”野生稻校園巡展從野生稻科學知識角度增強學生對野生水稻和物種多樣性的科學認知。 (四)科普受眾群體多,共享野生稻科普盛宴 本次活動通過新媒體平臺同步直播,并在主流視頻網(wǎng)站進行科普教育推廣,累計觀看19萬人次。系列活動在3個矩陣號進行預熱和推廣,累計閱讀量約72萬人次。